隨著新能源以及清潔能源的高速發展,產業鏈中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,包括光伏產業、LED產業在內的眾多新興產業,其環保問題成為又一市場關注焦點。從以上政策可以看出,以環保準則促進新興產業的洗牌對行業發展而言未嘗不是一大利好,隨著市場的不斷成長,環保在各類行業發展中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。
從幾大具有代表性產業的發展歷程以及調控手段觀察,產業發展之初多是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,污染事故頻繁發生,這既有環保產業發展不成熟的原因,也有產業自身發展欠缺規劃的原因。近年來,隨著環保產業的逐步發展以及社會各界對環境問題的重視,環保因素逐漸成為行業調控的重要手段,多晶硅、含鉛酸電池、稀土等行業紛紛進入環保調控高峰期。事實上,環保因素最先生效于環評階段,目前,環評開始嚴格意義上大規模應用于各行各業。環保門檻的提升一方面對現有產業的發展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,優化生產工藝,提高生產效率,利于行業結構的調整升級;另一方面,環保因素的滲透同樣有望開辟新興市場,擴大環保產業的市場空間。
據中投顧問發布的《2011-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》顯示,之所以產業發展初期階段污染事故頻發,一方面是由于企業為節約成本,無視環保規定。部分企業盈利很低,只有一些大型的企業靠規模優勢才能生存,這造成了一小部分中小企業鋌而走險,但這并不代表大企業一定就能做得很好。另一方面,監管不力也是造成污染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,長期以來,地方出于稅收考慮對部分企業疏于管理,對大量違法建設生產視而不見,導致環保問題逐漸沉淀并擴大。
冀公網安備13098102000371 號